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黏膜会出血吗

2025.03.13 08:25

胃黏膜会出血。

胃黏膜出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胃黏膜是胃壁的一层组织,正常情况下能保护胃免受胃酸、食物等的侵蚀。当受到多种不良因素影响时就可能导致出血。例如,大量饮酒会使胃黏膜受到酒精的直接刺激,破坏黏膜的屏障功能,引起黏膜充血、糜烂,进而导致出血。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这类药物会抑制胃黏膜合成前列腺素,而前列腺素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其合成受抑制后胃黏膜容易受损出血。另外,胃部感染幽门螺杆菌也会引发炎症反应,损伤胃黏膜,严重时可造成胃黏膜出血。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溃疡部位的血管破裂也会导致胃黏膜出血,这种情况下出血量可能较大,患者可能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

如果发现胃黏膜出血,一定要重视。患者应立即停止可能损伤胃黏膜的行为,如饮酒等。在饮食方面,要避免食用辛辣、粗糙、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黏膜的损伤。应尽快就医,医生一般会根据出血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可能包括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来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使用胃黏膜保护剂促进胃黏膜的修复等。如果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还需要进行规范的抗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