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膜损伤是什么意思

2024.10.13 00:46

骨膜损伤是指骨膜这一覆盖在骨表面的结缔组织受到了损害。

骨膜是一层致密的纤维膜,对骨骼有重要的作用。富含神经、血管和细胞,为骨的生长、修复提供营养和支持。当骨膜损伤时,通常是由于直接的外力作用,如撞伤、打击、扭伤等,或者过度的运动、劳损等情况导致。骨膜损伤后,会出现疼痛、肿胀、局部压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到该部位的活动功能。

骨膜损伤不容小觑。首先,疼痛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影响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肿胀若较为严重,还可能进一步压迫周围组织。而且,骨膜损伤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恢复,可能会影响到骨的正常代谢和生长,进而对骨骼的健康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比如导致骨生长异常、骨折愈合不良等问题。骨膜损伤后如果恢复不佳,局部可能会形成慢性炎症,出现反复疼痛、活动受限等情况,长期困扰患者。在治疗上,需要根据损伤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如休息、冷敷、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干预。同时,患者在恢复期间要注意保护受伤部位,避免进一步损伤,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康复锻炼,以促进骨膜的修复和功能恢复。对于骨膜损伤要予以重视,及时诊断和治疗,以保障骨骼的健康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