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化学烧伤究竟是什么

2025.01.07 17:53

化学烧伤是指由于化学物质与皮肤或黏膜接触而引起的损伤。这种伤害通常是由于强酸、强碱、溶剂或其他腐蚀性物质的作用,可能导致皮肤组织的破坏、炎症,甚至深层组织的损伤。化学烧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接触物质的性质、浓度、接触时间以及受影响部位的敏感性。

化学烧伤的发生通常是在工业、实验室或家庭环境中,由于不慎操作或缺乏防护措施而导致的。常见的化学物质包括硫酸、氢氧化钠、氯化物等。这些物质在接触皮肤时,可能会引起剧烈的疼痛、红肿、起泡,甚至坏死。不同于热烧伤,化学烧伤的损伤可能在接触后延续数小时甚至数天,且其损伤程度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重。及时识别和处理化学烧伤至关重要。在处理化学烧伤时,首先应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受影响区域,以稀释和去除残留的化学物质。冲洗的时间应至少持续15分钟,确保彻底清洗。对于强酸或强碱引起的烧伤,切忌使用中和剂,因为这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反应。

在预防化学烧伤方面,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化学实验或操作时,务必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以减少皮肤和眼睛接触有害物质的风险。了解所使用化学品的性质及其潜在危害,确保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操作。如果不慎发生化学烧伤,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尤其是在烧伤面积较大或化学物质较为危险的情况下。保持冷静,尽量避免进一步的伤害,及时处理可以有效减少后续的并发症和恢复时间。化学烧伤是一种严重的伤害,了解其性质、处理方式及预防措施,对于保护自身安全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