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出血后应该如何治疗

2025.02.08 07:20

胃出血后的治疗包括补充血容量、药物治疗、内镜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补充血容量:当出现胃出血时,首先要补充血容量以纠正休克状态。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输入平衡盐溶液或葡萄糖盐水等晶体液,必要时输入血浆、全血等血液制品。有助于维持身体的血液循环稳定,防止因失血过多导致器官功能衰竭。如果血容量得不到及时补充,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压、心率加快、意识障碍等严重并发症,补充血容量是改善患者整体状况的基础措施。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胃出血治疗的重要手段。常用药物包括抑酸药,如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值,有利于止血。当胃内pH值升高时,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和凝血功能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另外,还会使用一些止血药物,如凝血酶等,直接作用于出血部位促进凝血。药物治疗可以在胃出血的早期起到一定的止血和稳定病情的作用。

3.内镜治疗:内镜治疗在胃出血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胃镜可以直接观察到出血的部位、原因等情况。如果是溃疡出血,可以在内镜下进行止血操作,例如注射止血药物到出血点周围、使用热探头进行烧灼止血或者使用止血夹夹闭出血血管等。内镜治疗具有创伤小、止血效果确切等优点,能够及时有效地控制出血,对于大多数非静脉曲张性胃出血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4.介入治疗:对于一些经过药物和内镜治疗无效或者不适合进行内镜治疗的患者,可以考虑介入治疗。介入治疗主要是通过血管造影找到出血的血管,然后进行栓塞等操作来止血。例如,对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在无法进行内镜下套扎或硬化剂注射时,介入栓塞出血血管可以达到止血目的。这种治疗方法相对较为复杂,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胃出血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5.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胃出血治疗的最后手段。当其他治疗方法均无法有效止血或者存在胃部严重病变如胃癌引起的大出血时,需要进行手术。手术方式根据具体病因和病情而定,可能是胃部分切除术等。手术治疗风险相对较高,但在某些紧急和严重的胃出血情况下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必要措施。

胃出血患者在治疗期间应严格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同时,要禁食一段时间,待病情稳定后根据医生的建议逐步恢复饮食,饮食从流食开始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按照医嘱按时服药或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