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什么是肠漏综合征

2024.11.19 09:21

肠漏综合征是一种肠道通透性异常增加的病症。

正常情况下,肠道黏膜就像一道屏障,只允许已消化的营养物质、水分等通过,阻止有害物质如细菌、毒素等进入血液。但在肠漏综合征患者中,肠道黏膜的紧密连接结构遭到破坏,使得肠道通透性变大。这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例如长期的不良饮食习惯,像过度摄入加工食品、高糖高脂肪食物,长期的压力、感染、肠道菌群失调等。当肠道通透性增加时,未完全消化的食物颗粒、细菌内毒素等就会穿过肠道黏膜进入血液,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慢性炎症、食物过敏或不耐受、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比如,进入血液的某些食物颗粒可能被免疫系统识别为外来的有害物质,从而引发免疫反应,产生过敏症状;细菌内毒素进入血液会刺激身体产生炎症反应,长期的炎症反应可能与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和改善肠漏综合征。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减少加工食品和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避免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学会通过适当的方式减压,如运动、冥想等。如果怀疑自己有肠道菌群失调的情况,可以适当补充益生菌来调节肠道菌群。同时,避免滥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可能会破坏肠道正常菌群,进一步影响肠道黏膜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