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口腔黏膜扁平苔癣是什么

2024.12.02 15:59

口腔黏膜扁平苔藓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慢性炎性疾病。

口腔黏膜扁平苔藓的病损可出现在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以颊黏膜最为多见。典型的病损表现为珠光白色的条纹,这些条纹相互交织成网状、环状、树枝状等多种形态。患者通常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或仅有粗糙感、木涩感等,当病损发生糜烂时,则会有疼痛症状,进食刺激性食物时疼痛可能加剧。其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从局部因素来看,不良修复体、残根残冠等对口腔黏膜的长期慢性刺激可能诱发该病。从全身因素来说,精神因素如紧张、焦虑、忧郁等情绪状态,内分泌紊乱如女性更年期期间激素水平波动,免疫因素如机体的免疫调节异常,以及遗传因素等都可能在口腔黏膜扁平苔藓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在临床上,口腔黏膜扁平苔藓的诊断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医生除了观察口腔黏膜的病损形态、分布等情况外,还可能需要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对于口腔黏膜扁平苔藓的治疗,主要目的是缓解症状、防止病损进一步发展。对于无症状的非糜烂型扁平苔藓,一般以观察为主,同时要去除可能的局部刺激因素,如调磨锐利牙尖、拆除不良修复体等。对于有症状的糜烂型扁平苔藓,则需要采取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等。糖皮质激素可以局部应用,如制成软膏、凝胶等剂型涂抹于病损处,也可以全身应用,但全身应用时需要注意其副作用。免疫调节剂如雷公藤多苷等也可用于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改善病情。患者自身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同时要注意调整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等不良情绪,这有助于病情的稳定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