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患有胆结石,应该检查哪些项目

2025.03.06 10:21

患有胆结石时,应进行一系列检查以明确诊断并评估病情。主要检查项目包括腹部超声、肝功能检查、血常规、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还需进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或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这些检查有助于确定胆结石的位置、大小、数量以及是否引发并发症。

腹部超声是诊断胆结石的首选方法,具有无创、便捷、准确性高的特点,能够清晰显示胆囊内的结石及其周围组织情况。肝功能检查可以评估肝脏和胆道系统的功能状态,胆结石可能引发胆道梗阻,导致肝功能异常。血常规检查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或炎症,胆结石合并胆囊炎时,白细胞计数可能升高。CT或MRI检查适用于复杂病例,能够提供更详细的解剖信息,尤其是对于胆管结石或疑似并发症的患者。ERCP或MRCP则主要用于评估胆管系统,明确是否存在胆管结石或胆道狭窄。

在检查过程中,需注意空腹状态,尤其是腹部超声和CT检查,通常要求检查前禁食6-8小时,以确保胆囊充盈,提高检查准确性。对于肝功能检查,避免在检查前饮酒或服用可能影响肝功能的药物。CT检查可能涉及辐射暴露,孕妇或备孕者应提前告知医生,必要时选择替代检查方法。ERCP属于有创检查,存在一定风险,需在医生评估后谨慎选择。检查结果应由专业医生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判断,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