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过敏为什么会引起低血压

2024.10.12 11:00

过敏引发低血压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过敏反应导致的血管扩张、组胺释放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过敏药物的影响、过敏反应中的肾上腺素下降以及过敏引起的脱水。具体分析如下:

1.过敏反应导致的血管扩张:过敏原进入人体后,可能引发免疫反应,导致血管扩张,血管内径增大,血流阻力减小,从而引起血压下降。针对这种情况,应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

2.组胺释放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过敏反应中,组胺的释放会导致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使得血管内的液体和蛋白质渗出,导致血容量减少,进而引发低血压。此时,可采取抗组胺药物治疗,以减轻血管通透性增加的症状。

3.过敏药物的影响:部分抗过敏药物具有降低血压的副作用,如β受体阻滞剂等。在使用这类药物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以减轻低血压的风险。

4.过敏反应中的肾上腺素下降:过敏反应可能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肾上腺素具有收缩血管、提高血压的作用,其分泌减少会使血压降低。此时,可通过补充肾上腺素或使用类似作用的药物来缓解低血压。

5.过敏引起的脱水:过敏反应可能导致体内液体丧失,如出汗、呕吐、腹泻等,进而引发脱水,导致血容量减少,血压下降。针对这种情况,应积极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过敏引起的低血压需要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在日常生活中,了解自己的过敏原,避免接触,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过敏药物,是预防过敏引发低血压的关键。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也有助于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在出现低血压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