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急性胃肠炎的治疗

2024.08.12 11:47

急性胃肠炎的治疗主要包括合理饮食、药物治疗、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休息以及中医调理等。具体分析如下:

1.合理饮食:急性胃肠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饮食原则,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发病初期可采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稀饭、面条等,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变质、不洁的食物。

2.药物治疗:针对急性胃肠炎,可选用抗感染药物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胃肠道保护剂、止吐药等。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因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加重病情。

3.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急性胃肠炎患者因呕吐、腹泻等症状,容易导致脱水。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如口服补液盐、葡萄糖盐水等。严重脱水者需静脉补充液体。

4.休息:患者在治疗期间应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减轻病情。

5.中医调理:中医治疗急性胃肠炎主要采用辨证施治,通过中药、针灸、拔罐等方法调理脾胃功能,缓解症状。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黄芩、陈皮、白术等。

急性胃肠炎的治疗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遵循医嘱,合理用药。在治疗过程中,注意饮食调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复发。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病毒和细菌,降低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