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白茅根对肝脏有副作用吗

2025.07.10 14:56

白茅根在常规使用下对肝脏无明显副作用,但过量或不当使用可能影响肝功能。作为传统中药材,白茅根具有清热利尿、凉血止血等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水肿、黄疸等与肝胆相关的疾病。现代药理白茅根含有多糖、黄酮类等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在动物实验中显示出一定的保肝作用,能降低转氨酶水平并减轻肝组织损伤。

长期或大剂量服用白茅根可能对肝脏产生潜在风险。部分体质敏感者可能出现药物性肝损伤,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或黄疸等症状。肝功能不全者需谨慎使用,避免加重代谢负担。白茅根与某些西药联用可能影响药物代谢酶活性,例如与抗凝药同服可能增加出血风险,间接影响肝脏解毒功能。建议使用前咨询中医师,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剂量和疗程。

使用白茅根时需注意药材质量,避免霉变或污染导致肝毒性。煎煮时间不宜过长,以减少不必要的成分溶出。服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如ALT、AST等。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等特殊人群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若出现皮肤瘙痒、尿液颜色加深等异常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合理使用白茅根可发挥其药用价值,但需警惕个体差异与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