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成人遗尿病如何治疗

2025.07.23 08:37

成人遗尿可通过行为训练改善排尿习惯、药物治疗调节膀胱功能、心理干预缓解焦虑情绪、中医调理平衡体质、手术治疗修复器质性病变。具体分析如下:

1.行为训练改善排尿习惯:定时排尿训练有助于建立规律排尿反射,逐渐延长憋尿时间可增强膀胱容量。夜间减少饮水并设置闹钟提醒排尿,结合盆底肌锻炼能有效提升控尿能力。记录排尿日记可帮助分析遗尿规律,针对性调整训练方案。长期坚持行为干预对功能性遗尿效果显著。

2.药物治疗调节膀胱功能:抗胆碱能药物可降低膀胱过度活动,减少逼尿肌无抑制收缩。去氨加压素能浓缩尿液并减少夜间尿量生成。部分病例需联合使用α受体阻滞剂改善尿道阻力。用药需严格遵循剂量与疗程,定期评估疗效及副作用。药物多用于症状较重或行为训练无效者。

3.心理干预缓解焦虑情绪:遗尿常伴随羞耻感与心理压力,认知行为疗法可纠正错误排尿观念。放松训练如腹式呼吸能降低紧张状态对膀胱的影响。家庭支持与正向激励有助于增强治疗信心。心理干预需与生理治疗同步进行,改善整体预后。

4.中医调理平衡体质:肾气不足或脾虚湿困者可用缩泉丸等方剂温补固摄。针灸选取关元、三阴交等穴位调和气血。艾灸神阙穴可改善下焦虚寒症状。体质辨证需结合舌脉特征,个体化调整药方与疗法。中医适合病程较长或体质偏弱者。

5.手术治疗修复器质性病变:尿道狭窄需扩张或成形术恢复通畅,膀胱颈梗阻可行电切术。神经源性膀胱可考虑骶神经调节术。术前需全面评估适应症与风险,术后配合康复训练。手术仅针对明确器质性问题且保守治疗无效者。

治疗期间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或情绪波动。饮食宜清淡,睡前限制刺激性饮品。定期复诊并根据症状变化调整方案,不可自行中断治疗。选择方法应结合具体病情与体质特点,多学科协作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