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治疗胃病的药物有哪些

2025.02.23 12:28

治疗胃病的药物有抗酸药、抑酸药、胃黏膜保护药、促胃肠动力药、抗幽门螺杆菌药。具体分析如下:

1.抗酸药:抗酸药主要是通过中和胃酸来缓解胃部不适症状。这类药物作用迅速,能快速减轻胃酸过多引起的烧心、胃痛等症状。常见的有氢氧化铝、碳酸钙等。氢氧化铝可以在胃内与胃酸发生中和反应,形成氯化铝和水,从而降低胃酸的酸度。碳酸钙也能与胃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但抗酸药的作用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往往需要多次服用才能维持效果。

2.抑酸药:抑酸药主要是抑制胃酸的分泌。其中质子泵抑制剂应用较为广泛,像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作用于胃壁细胞上的H⁺-K⁺-ATP酶质子泵,从根本上抑制胃酸的分泌。这种抑制作用强大且持久,能有效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胃酸相关性疾病。H₂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也是抑酸药,通过阻断胃壁细胞上的H₂受体来减少胃酸分泌,效果也比较显著,不过抑酸强度较质子泵抑制剂稍弱。

3.胃黏膜保护药:胃黏膜保护药的作用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胃酸、胃蛋白酶以及其他有害物质对胃黏膜的损伤。铋剂是常见的胃黏膜保护药,例如枸橼酸铋钾。能在酸性环境下形成弥散性的保护层覆盖于溃疡面上,阻止胃酸、酶及食物对溃疡的侵袭。同时,铋剂还能促进胃黏膜合成前列腺素,增强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另外,硫糖铝也是常用的胃黏膜保护药,在酸性环境下解离出硫酸蔗糖复合离子,这种复合离子可以聚合成带负电荷的不溶性胶体,与溃疡面上带正电荷的蛋白质渗出物相结合,形成一层保护膜。

4.促胃肠动力药:促胃肠动力药主要用于改善胃肠蠕动功能,缓解胃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状。多潘立酮是比较常用的一种,可以阻断多巴胺D₂受体,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协调胃与十二指肠运动。莫沙必利也是促胃肠动力药,是一种选择性5-HT₄受体激动剂,能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刺激胃肠道而发挥促动力作用,对整个胃肠道都有促动力效果,尤其适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有胃灼热、嗳气、恶心、呕吐、早饱、上腹胀等症状的患者。

5.抗幽门螺杆菌药: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许多胃部疾病密切相关,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癌等。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采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抗生素联合使用的方案。抗生素常用的有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阿莫西林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发挥杀菌作用,克拉霉素则是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来杀菌。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可以提高胃内的pH值,增强抗生素的活性,铋剂如枸橼酸铋钾也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几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

在使用治疗胃病的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换药。不同类型的胃病可能需要不同的药物组合治疗,而且有些药物可能存在不良反应,如铋剂可能导致黑便、便秘等,抗生素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等。同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如规律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等,对胃病的治疗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