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急性胃黏膜病变是什么意思

2024.11.19 09:21

急性胃黏膜病变是指胃黏膜发生急性炎症、糜烂和出血等病变的统称。

正常情况下,胃黏膜有一套防御机制来保护自身免受胃酸、胃蛋白酶等物质的侵害。但在某些因素作用下,这种平衡被打破,就会引发急性胃黏膜病变。常见的病因包括严重创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等应激状态,这些情况会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使胃黏膜的血流减少,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另外,大量饮酒、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严重的感染等也可能导致急性胃黏膜病变。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呕血、黑便等症状,严重程度因个体差异和病变范围、程度而异。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一些诱发因素。尽量避免过度饮酒,如需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可同时采取保护胃黏膜的措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果出现上腹部不适等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胃镜等,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大量出血导致休克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