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便血与二甲双胍有关系吗

2024.08.11 18:57

便血一般与二甲双胍没有直接关系。

二甲双胍是常用的降糖药物,其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但较少引起便血。便血的原因非常多且复杂。

便血可能是由下消化道疾病引起,比如痔疮、肛裂,这是最常见的导致便血的良性疾病。痔疮通常在排便时出现鲜红色血液,可表现为便后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肛裂则多伴有排便时肛门疼痛和便血。结直肠的炎症、息肉、肿瘤等也可引起便血。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会有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表现;肠息肉一般为鲜红色血附着于粪便表面或便后滴血;结直肠癌的便血常为暗红色,可伴有排便习惯改变、腹痛、腹部肿块等。上消化道出血量大且速度快时,血液也可经肠道排出而表现为便血。

除了消化道疾病,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便血,如血液系统疾病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可引起便血、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多部位出血。服用某些药物如抗凝药、非甾体抗炎药等也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当出现便血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因素,不能简单地认为与二甲双胍有关。需要仔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便血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果正在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出现便血,建议及时就医,告知医生用药情况,以便医生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处理。同时,不要自行停用二甲双胍,以免影响血糖控制,除非医生建议停药。便血与二甲双胍之间通常没有直接关联,应寻找其他可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