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肾萎缩会引起尿失禁吗

2025.07.23 17:13

肾萎缩可能导致尿失禁,但并非直接因果关系。肾脏萎缩通常由慢性肾病、长期尿路梗阻或肾动脉狭窄等疾病引起,导致肾功能逐渐丧失。当肾脏萎缩影响膀胱功能或神经调控时,可能间接引发尿失禁。

肾脏萎缩引发尿失禁的机制较为复杂。肾脏萎缩后,肾功能下降可能导致尿液浓缩能力减弱,尿量增多,加重膀胱负担。长期尿潴留或反复尿路感染可能损伤膀胱逼尿肌或尿道括约肌,导致控制排尿的能力下降。某些引起肾萎缩的疾病如糖尿病肾病可能同时损害支配膀胱的神经,进一步诱发尿失禁。慢性肾病晚期伴随的电解质紊乱或全身衰竭也可能间接影响排尿功能。

出现肾萎缩伴随尿失禁时,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控制高血压、糖尿病或解除尿路梗阻。尿失禁的管理包括盆底肌训练、药物或手术干预。日常需监测尿量、颜色及排尿频率,避免过量饮水或摄入利尿物质。肾功能严重受损者需限制蛋白摄入,定期复查肾功能及泌尿系统超声。早期干预可延缓病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