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药物有哪些

2025.08.11 14:17

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溶栓药物、神经保护剂、降纤药物、改善脑循环药物。具体分析如下:

1.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或扩大,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这类药物适用于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及二级预防,可降低复发风险。需注意胃肠道不良反应及出血倾向,长期使用需监测凝血功能。

2.溶栓药物:用于发病4.5小时内的急性期患者,通过溶解血栓恢复血流,代表药物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严格把握时间窗是治疗关键,超时使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用药前需排除禁忌症如近期手术史或活动性出血。

3.神经保护剂:旨在减轻缺血缺氧导致的脑组织损伤,常用药物有依达拉奉等。通过清除自由基或抑制炎症反应发挥作用,多用于急性期辅助治疗。疗效存在个体差异,需结合其他治疗手段综合评估。

4.降纤药物:降低血液中纤维蛋白原水平以减少血栓形成风险,如巴曲酶等。适用于纤维蛋白原增高的患者,需定期检测血液黏稠度及凝血指标。过量使用可能导致出血并发症。

5.改善脑循环药物:扩张脑血管或促进侧支循环建立,如丁苯酞等。通过增加缺血区血流灌注缓解症状,多用于恢复期。需注意血压波动及药物相互作用。

治疗过程中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个体差异选择药物,严格遵循用药时间窗和剂量规范。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如出血倾向或过敏反应,定期复查影像学及实验室指标。合并其他疾病时需评估药物兼容性,避免叠加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