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积水是什么

2025.01.07 17:53

脑积水,医学上称为脑室积液或脑脊液积聚,是指脑室内的脑脊液异常增多,导致脑室扩大和脑组织受压的一种病理状态。脑积水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在婴幼儿和老年人中更为常见。其主要原因包括先天性畸形、脑部损伤、感染、肿瘤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脑脊液的产生、循环或吸收出现障碍。

脑积水的症状因个体差异和病因不同而有所不同。婴儿可能表现为头部异常增大、囟门隆起、烦躁不安等;而在成年人中,症状则可能包括头痛、呕吐、视力模糊、平衡失调、认知障碍等。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出现更为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如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等。确诊脑积水通常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以评估脑室的大小和脑脊液的分布情况。治疗方法则因病因而异,可能包括药物治疗、脑室引流、外部引流装置的植入等。

在面对脑积水时,患者及其家属需要特别注意几个方面。首先,及时就医是关键,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有效减轻症状,防止病情恶化。其次,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和监测病情变化,特别是在接受手术或其他治疗后,需关注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保持心理健康,积极配合康复训练,以促进身体的恢复。了解脑积水的相关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脑积水是一种需要重视的病症,通过科学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患者可以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