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什么是食管反流性胃炎

2024.11.19 09:21

食管反流性胃炎是一种因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而引起的胃黏膜炎症。

正常情况下,食管下括约肌会阻止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但当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胃酸分泌过多、食管清除作用降低等多种因素存在时,就容易发生胃内容物反流。反流物中的胃酸、胃蛋白酶、胆汁等会对食管黏膜和胃黏膜造成损伤,引发炎症。患者常常会出现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恶心、呕吐等症状,还可能伴有上腹部疼痛、腹胀等不适。长期的食管反流性胃炎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导致食管黏膜糜烂、溃疡,甚至增加食管癌的发生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注意事项。饮食上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酸性等刺激性食物,像辣椒、油炸食品、柠檬等都要少吃,以免刺激胃酸分泌增加反流。同时,要避免暴饮暴食,每餐七八分饱为宜,并且睡前2-3小时不宜进食。戒烟戒酒也非常重要,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降低食管下括约肌的张力,加重反流。睡觉时可适当抬高床头,利用重力作用减少夜间反流。要注意减轻体重,肥胖会增加腹压,促使胃内容物反流,保持健康的体重有助于缓解症状。如果症状较为严重,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