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肺栓塞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5.01.02 14:38

肺栓塞主要的病因包括久病卧床、创伤或骨折、长期口服避孕药、肿瘤、遗传性易栓症。具体分析如下:

1.久病卧床:久病卧床者身体活动量极少,下肢肌肉收缩减少,导致静脉血液回流缓慢,血液容易在下肢静脉内淤滞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脱落,可随血流回流至肺部,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肺栓塞。对于久病卧床者,应尽量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肢体活动,如屈伸下肢等,也可使用气压治疗等促进静脉回流。

2.创伤或骨折:创伤或骨折会损伤血管内皮,激活凝血系统。同时受伤后的肢体通常需要制动,这就使得静脉血流速度减慢。两者共同作用下,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血栓脱落后可导致肺栓塞。在创伤或骨折后,应在医生指导下,在合适的时机进行康复锻炼,必要时可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

3.长期口服避孕药:避孕药中的雌激素会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长期服用避孕药,这种高凝状态持续存在,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进而可能引发肺栓塞。女性如果有长期口服避孕药的需求,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评估血栓形成的风险,必要时可更换避孕方式。

4.肿瘤:肿瘤细胞可释放促凝物质,激活凝血系统。另外,肿瘤患者通常因为疾病本身或接受治疗如手术、化疗等而处于血液高凝状态,并且活动减少。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使得肿瘤患者发生肺栓塞的几率较高。肿瘤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评估血栓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5.遗传性易栓症:这是一种因遗传因素导致的凝血、抗凝或纤溶系统功能异常的疾病。患者体内的凝血因子、抗凝蛋白等存在先天性缺陷,使得血液容易凝固形成血栓,进而引发肺栓塞。对于遗传性易栓症患者,需要终身进行抗凝治疗,并且定期进行相关指标的监测,同时患者及其家属应了解疾病的遗传特点,必要时进行遗传咨询。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量运动、均衡饮食、戒烟限酒等。如果存在肺栓塞的高危因素,应提高警惕,一旦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疑似肺栓塞的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