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地耳草别名叫什么

2024.07.16 12:07

地耳草别名叫田基黄。地耳草为藤黄科植物,多生长于田边、沟边、草地以及撩荒地上。地耳草之所以被称为田基黄,是因为常生长在田基、堤岸等地方,且其花黄色而得名。

地耳草全草可入药,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散瘀止痛等功效。在传统医学中,常用于治疗黄疸、泄泻、痢疾、肠痈、痈疖肿毒、乳蛾、口疮、目赤肿痛、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等病症。现代研究也表明,地耳草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黄酮类、内酯类、鞣质等,这些成分可能是其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

在实际应用中,地耳草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例如,与茵陈、栀子等配伍治疗黄疸;与黄芩、黄连等配伍治疗泄泻、痢疾等。使用地耳草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如脾胃虚寒者慎用。同时,在使用任何中药之前,都应该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或中药师,以确保用药安全和有效。

地耳草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其别名田基黄形象地反映了生长环境和外观特征,在传统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