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便血肛周还痒是怎么回事

2025.02.16 14:13

便血肛周还痒可能是由痔疮、肛裂、肛周湿疹、肛瘘、直肠息肉这几种情况引起的。具体分析如下:

1.痔疮:痔疮是由于肛管或直肠下端静脉丛充血或瘀血并肿大导致的。当内痔发展到一定程度,痔核黏膜会糜烂、破损,从而引起便血,通常为鲜红色,便血可能在排便后出现点滴状,严重时呈喷射状。外痔可刺激肛周皮肤,导致分泌物增多,刺激肛周引起瘙痒。患者应改善生活习惯,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避免久坐久站,保持肛周清洁,可遵医嘱使用痔疮膏等药物治疗,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

2.肛裂:肛裂主要是因为大便干结、排便用力过猛等原因,使肛管皮肤全层裂开。排便时会出现疼痛、便血,便血颜色鲜红,量一般不多,多附着于粪便表面。裂口处的分泌物会刺激肛周皮肤,引发瘙痒。患者要保持大便通畅,多吃蔬菜、水果,必要时使用缓泻剂。排便后可进行温水坐浴,促进裂口愈合,也可涂抹药膏减轻症状。

3.肛周湿疹:肛周湿疹病因复杂,常与过敏、局部刺激等因素有关。肛周皮肤会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皮疹,搔抓后可破溃、渗出,伴有剧烈瘙痒。如果搔抓导致皮肤破损,可能会有少量出血。患者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如某些食物、衣物材质等。保持肛周皮肤干燥清洁,可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等进行治疗。

4.肛瘘:肛瘘多由肛周脓肿发展而来。肛瘘外口会间断性流出少量脓性、血性、黏液性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肤,引起瘙痒。当瘘管内压力增大时,可能会有便血情况。治疗肛瘘主要以手术为主,如肛瘘切开术、肛瘘挂线疗法等,术后要注意肛周护理,防止感染。

5.直肠息肉:直肠息肉是直肠黏膜表面的隆起性病变。当息肉表面发生溃疡、糜烂时,可出现便血,便血多为间歇性,颜色鲜红,量一般较少。息肉可刺激直肠黏膜,导致分泌物增多,流出肛门刺激肛周皮肤引起瘙痒。发现直肠息肉通常需要进行手术切除,术后定期复查。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肛周清洁卫生,便后用温水清洗。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症状。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