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心脑血管疾病怎么治疗

2025.08.11 14:19

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生活方式调整、中医调理。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治疗主要针对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常用药物包括降压药、降脂药和抗血小板药。降压药有助于减轻血管压力,降脂药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抗血小板药能防止血栓形成。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用,不可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

2.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如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脑动脉瘤,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常见手术包括冠状动脉搭桥术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手术目的是恢复血流,降低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的风险。术后需密切观察恢复情况,避免感染和并发症。

3.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方法,通过导管技术疏通狭窄或堵塞的血管。常见技术包括支架植入和球囊扩张术。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适合部分不适合手术的患者。术后需定期复查,确保支架或血管通畅。

4.生活方式调整: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心脑血管疾病的管理至关重要。建议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和控制体重。规律作息和避免过度劳累也有助于病情稳定。生活方式调整需长期坚持,与药物治疗相辅相成。

5.中医调理:中医通过辨证施治,采用中药、针灸或推拿等方法改善心脑血管功能。中药如丹参、川芎可活血化瘀,针灸有助于调节气血运行。中医调理需结合个体体质,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治疗过程中需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避免自行用药或听信偏方。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或激动,有助于疾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