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胆囊炎的危害有哪些

2024.12.22 16:01

胆囊炎的危害包括引起腹痛、导致胆囊穿孔、引发胆源性胰腺炎、造成胆囊积水、增加胆囊癌风险。具体分析如下:

1.引起腹痛:胆囊炎发作时,炎症刺激胆囊及周围组织,可引发右上腹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胀痛或剧痛。这种疼痛可能会持续发作,还可能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降低生活质量。

2.导致胆囊穿孔:如果胆囊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炎症不断加重,胆囊壁会持续受到破坏。当胆囊内压力过高时,胆囊壁就可能发生穿孔。胆囊穿孔后,胆汁会流入腹腔,引发严重的腹膜炎,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情况,可导致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3.引发胆源性胰腺炎:胆囊和胰腺的胆管系统相互关联。胆囊炎时,胆囊内的结石或炎症因子可能会进入胆总管,进而堵塞胰管开口,导致胰液排出受阻。胰液中的消化酶被激活后,就会对胰腺组织自身进行消化,从而引发胆源性胰腺炎。胆源性胰腺炎病情往往较重,可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4.造成胆囊积水:胆囊炎长期存在,胆囊黏膜不断受到炎症刺激,会导致胆囊的吸收功能受损。胆囊黏膜分泌的黏液在胆囊内积聚,无法正常排出,就会形成胆囊积水。胆囊积水会进一步加重胆囊的负担,影响胆囊的正常功能,并且可能会引发胆囊的其他病变。

5.增加胆囊癌风险:慢性胆囊炎长期的炎症刺激会使胆囊黏膜细胞发生异常增生和变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异常变化可能会逐渐发展为胆囊癌。胆囊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预后较差,所以胆囊炎患者需要重视对疾病的治疗和控制,以降低胆囊癌的发病风险。

胆囊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规律的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同时,要积极治疗胆囊结石等可能诱发胆囊炎的疾病,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胆囊的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