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产妇便血该怎么办

2025.01.07 20:09

产妇便血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如痔疮、肛裂、肠道感染、消化道出血、便秘等。具体处理方式要根据病因进行。首先要调整饮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久坐、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遵医嘱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痔疮:痔疮是产妇便血常见原因之一。怀孕和分娩过程中,腹压增加,容易导致痔疮形成或加重原有痔疮。产妇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可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芹菜、香蕉等,以保持大便柔软。可遵医嘱使用痔疮膏等药物缓解症状,温水坐浴也有助于减轻局部不适。

2.肛裂:肛裂也可能导致产妇便血。通常是由于大便干结,排便时用力过猛,撑破肛管皮肤所致。产妇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憋便,缩短排便时间。便后可使用温水清洗肛门,保持局部清洁。如果肛裂严重,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促进肛裂愈合。

3.肠道感染:产妇身体较为虚弱,肠道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感染。如果是肠道感染引起的便血,可能还伴有腹痛、腹泻等症状。此时需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应及时就医,进行大便常规等检查,根据感染类型使用相应的抗感染药物治疗。

4.消化道出血: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但也较为严重。可能是消化道溃疡等疾病引起。如果怀疑是消化道出血导致的便血,产妇应立即就医,可能需要进行胃镜、肠镜等检查以明确出血部位和原因,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如止血、修复溃疡等。

5.便秘:产后活动减少、饮食结构改变等因素容易导致便秘,干结的大便可能擦破直肠黏膜引起便血。产妇要适当增加活动量,如产后康复操等。同时,增加水分和膳食纤维的摄入,必要时可使用开塞露等通便药物,但要避免长期使用以免形成依赖。

产妇便血时,不要自行盲目用药,以免影响哺乳或加重病情。如果便血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严重的腹痛、头晕等症状,应尽快就医。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情绪影响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