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后发烧怎么办

2025.09.10 17:09

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后出现发烧属于常见不良反应,通常无需过度担忧。疫苗作为生物制剂,进入体内可能引发免疫反应,表现为短暂低热,多数在24-48小时内自行消退。若体温未超过38.5℃且精神状态良好,可先采取物理降温措施观察。

物理降温是处理疫苗后发热的首选方法。用温水擦拭婴儿的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保持环境通风,穿着轻薄透气的衣物,适当增加母乳或配方奶的摄入量以补充水分。若体温超过38.5℃或持续超过48小时,需考虑使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并密切观察是否伴随其他症状,如持续哭闹、皮疹或呼吸困难。

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洗澡,防止注射部位感染。发热期间密切监测体温变化,每2-4小时测量一次。若出现高热惊厥、嗜睡、拒奶等异常表现,需立即就医。部分婴儿可能对疫苗成分过敏,表现为面部肿胀或荨麻疹,此时应停止观察并联系医生。家长需保留疫苗接种记录,便于后续就医时提供详细信息。日常护理中,避免因发热过度包裹婴儿,以免影响散热。疫苗相关发热通常不会影响后续接种计划,但需由专业医务人员评估后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