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体多发出血点怎么办

2025.02.13 07:22

胃体多发出血点可采取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改善生活方式、饮食调整、积极治疗原发病等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胃体多发出血点的常见处理方式。抑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从而有助于止血和黏膜修复,像奥美拉唑等药物能提高胃内的pH值。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等,可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轻出血点受到的进一步损害,促进胃黏膜愈合。止血药物如凝血酶等,可直接作用于出血部位,促进血液凝固,达到止血目的。

2.内镜下治疗:内镜下治疗对于胃体多发出血点有较好的效果。如果出血较为严重或者持续出血,内镜下可以进行止血操作。例如,通过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等药物,使局部血管收缩,达到止血效果。还可以采用热凝止血的方法,利用高频电、氩气等产生的热量,使出血点周围组织凝固,封闭血管从而止血。另外,内镜下金属夹止血也是常用手段,通过在出血点放置金属夹,夹闭血管,阻止血液流出。

3.改善生活方式:改善生活方式对胃体多发出血点的恢复十分重要。规律作息能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节律,避免内分泌失调等情况影响胃部的修复。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机能的恢复,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戒烟限酒是必要的,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对胃黏膜造成刺激,加重胃黏膜的损伤,戒烟和减少酒精摄入可以减轻胃部负担,有利于出血点的愈合。适当运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过度运动可能会导致胃部血液循环异常,影响恢复,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4.饮食调整:饮食调整在胃体多发出血点的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这些食物容易被胃肠道消化吸收,不会对胃黏膜造成过多负担。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像辣椒、油炸食品等,这类食物会刺激胃黏膜,使出血点难以愈合,甚至可能加重出血。少食多餐有助于减轻胃部消化压力,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导致胃部过度扩张,影响出血点的修复,合理的饮食安排能够为胃部的恢复提供有利的营养支持。

5.积极治疗原发病:积极治疗原发病是解决胃体多发出血点的根本。如果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部炎症导致出血点,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就非常关键。通常采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抗生素联合治疗的方案。如果是由于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药物引起的胃黏膜损伤出血,需要根据病情调整用药,必要时停药或更换药物。若是胃部肿瘤等严重疾病导致的出血点,可能需要手术等综合治疗手段,只有针对原发病进行有效治疗,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胃体多发出血点的问题。

在整个治疗和恢复过程中,患者要密切关注自身症状的变化,如是否还有黑便、呕血等情况,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加重,应及时就医。同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不要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改变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