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经常吐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5.03.13 08:22

经常吐血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消化道出血、食管静脉曲张、胃溃疡、肝病、肺部疾病。具体分析如下:

1.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是导致吐血的常见原因,可能源于食管、胃或十二指肠的病变。常见病因包括胃炎、食管溃疡、胃癌等。这些病变会导致血管破裂,血液随消化液进入食道,最终被吐出。患者通常伴有腹痛、黑便等症状,需及时就医以确定病因并进行治疗。

2.食管静脉曲张:食管静脉曲张是由于肝脏疾病引起的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下段静脉扩张,极易破裂出血。患者常表现为反复呕吐鲜血,且出血量可能较大,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此类患者通常有肝硬化或肝炎病史,需通过内镜检查确认并采取相应措施,如药物治疗或手术。

3.胃溃疡:胃溃疡是胃黏膜受损形成的溃疡,常伴有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状。溃疡出血时,患者可能会呕吐带血的物质,甚至出现黑便。胃溃疡的形成与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感染幽门螺杆菌等因素有关。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控制和生活方式调整。

4.肝病:肝病,尤其是肝硬化,会导致门静脉高压,进而引发食管静脉曲张和消化道出血。肝功能受损的患者可能出现黄疸、腹水等症状,吐血是其严重并发症之一。此类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及时处理并发症,以降低出血风险。

5.肺部疾病:某些肺部疾病,如肺结核、肺癌或支气管炎等,亦可导致咳血或吐血。虽然主要症状为咳嗽和呼吸困难,但若伴随大量血液排出,需警惕。此类患者应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和痰液检查,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吐血是一种严重的症状,可能预示着潜在的健康问题。无论是消化系统还是呼吸系统的疾病,都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患者在出现吐血时,切勿忽视,应尽快寻求专业医疗帮助,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防止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