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急性肝坏死是什么意思

2025.01.07 17:53

急性肝坏死是指肝脏组织在短时间内因各种原因发生的严重损伤和死亡,通常表现为肝细胞的急性坏死。该病症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病毒感染、药物毒性、缺血、代谢紊乱等,严重时可导致肝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急性肝坏死的临床表现多样,患者可能出现黄疸、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严重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出血倾向、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急性肝坏死的诊断通常依赖于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如肝功能指标、凝血功能等以及影像学检查。治疗上,首先要找出病因并进行针对性处理,例如停用可能导致肝损伤的药物、抗病毒治疗等。支持性治疗也非常重要,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提供营养支持、监测肝功能等。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肝移植以挽救生命。

在面对急性肝坏死时,患者及其家属应高度重视,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对于有肝病史或高风险因素的人群,定期体检、监测肝功能是预防急性肝坏死的重要措施。同时,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时,需遵循医嘱,避免自行用药,尤其是一些可能对肝脏有毒性的药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降低肝脏损伤的风险。急性肝坏死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是提高治愈率和改善预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