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女性尿道狭窄的原因有哪些

2024.12.19 08:44

女性尿道狭窄的原因主要有先天性因素、炎症性疾病、医源性损伤、外伤、尿道结石。具体分析如下:

1.先天性因素:女性先天性尿道狭窄较为少见,可能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尿道发育异常所致。如尿道瓣膜未完全退化,可阻碍尿液正常排出,导致尿道梗阻,进而引起尿道狭窄。在治疗方面,通常需要根据具体的解剖结构异常情况,采取手术治疗,如尿道瓣膜切除术等,以恢复尿道的正常通畅性。

2.炎症性疾病:长期的尿道炎症是女性尿道狭窄的常见原因之一。例如尿道炎反复发作,炎症刺激尿道黏膜,引起黏膜充血、水肿,长期可导致黏膜组织增生、瘢痕形成,从而使尿道管腔变窄。对于炎症引起的尿道狭窄,首先要积极控制炎症,使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对于已经形成的瘢痕狭窄,可能需要进行尿道扩张术或尿道内切开术等治疗手段。

3.医源性损伤:主要是由于医疗操作引起的尿道损伤后导致狭窄。例如,经尿道的手术操作,如膀胱镜检查、尿道扩张术等,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损伤尿道黏膜,在愈合过程中形成瘢痕组织,造成尿道狭窄。预防医源性尿道狭窄的关键在于提高医疗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一旦发生医源性尿道狭窄,治疗方法包括定期尿道扩张、内镜下尿道切开或瘢痕切除等。

4.外伤:女性尿道外伤相对男性较少,但也可导致尿道狭窄。如骑跨伤、骨盆骨折等严重外伤可能累及尿道,造成尿道撕裂、断裂等损伤。在损伤修复过程中,瘢痕组织形成可引起尿道狭窄。对于外伤后的尿道狭窄,早期正确的处理外伤非常重要,包括及时修复尿道的损伤结构。后期如果出现狭窄,可能需要进行尿道重建手术等复杂的治疗措施。

5.尿道结石:尿道结石可直接阻塞尿道,长期的结石刺激还会引起尿道黏膜损伤、炎症反应,进而导致尿道狭窄。当发现尿道结石时,需要根据结石的大小、位置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较小的结石可尝试通过尿道镜取出,较大的结石可能需要先将其击碎再取出,同时要注意处理结石引起的尿道狭窄并发症。

女性尿道狭窄会给患者带来排尿困难、尿频、尿急等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早期明确病因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对于改善患者预后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