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为什么夏季会食欲不振

2025.02.15 11:33

夏季食欲不振主要与气温高、激素水平变化、出汗多、运动量减少、饮食习惯改变等因素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气温高:夏季气温较高,人体的散热机制会被激活,大量血液流向体表以散热,导致胃肠道等内脏器官的血液供应相对减少。这会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使得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从而使人食欲下降。

2.激素水平变化:夏季人体的激素水平会发生一些变化。例如甲状腺素等激素的分泌量可能会有所调整,甲状腺素对机体的新陈代谢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其分泌量的改变会影响到身体的代谢速度。在夏季,甲状腺素分泌相对减少,身体整体代谢速度变缓,胃肠道的消化功能也随之减弱,进而导致食欲不振。

3.出汗多:夏季天气炎热,人体出汗较多。随着汗液的排出,不仅会丢失大量水分,还会带走许多电解质,如钠、钾等。这些电解质对维持胃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当电解质失衡时,会影响神经对胃肠道肌肉的调节,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消化液分泌异常,最终引起食欲不振。

4.运动量减少:夏季高温使人容易疲劳,很多人运动量会明显减少。运动量的减少会使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功能得不到有效的刺激。正常情况下,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食物,增强食欲。而缺乏运动时,胃肠蠕动缓慢,食物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容易产生饱腹感,从而导致食欲不佳。

5.饮食习惯改变:夏季各类冷饮、水果丰富多样,往往更倾向于食用这些清凉爽口的食物,而减少了对主食和热菜的摄入。冷饮和水果大多含有较多的水分和糖分,在胃内停留时间较短,不能提供持久的饱腹感,也不能像正常饭菜那样提供足够的营养成分。长期这样的饮食习惯改变,会使胃肠道适应了这种简单的食物结构,对正常饭菜的消化和接受能力下降,从而导致食欲不振。

在夏季为了改善食欲不振的情况,应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适量补充电解质,避免过度食用冷饮。同时,即使天气炎热也要保持适度的运动,促进胃肠蠕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