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粥样硬化斑块为什么不能吸收

2025.09.28 17:07

粥样硬化斑块难以被吸收,主要由于斑块成分复杂且稳定,机体缺乏有效清除机制。斑块核心含有大量胆固醇结晶、坏死细胞及钙化物质,这些物质难以被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完全吞噬降解。同时,斑块表面覆盖的纤维帽进一步阻碍了吸收过程,导致斑块长期存在于血管壁内。

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是一个慢性炎症过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渗入血管内膜后氧化,触发炎症反应,吸引单核细胞转化为巨噬细胞并吞噬脂质,形成泡沫细胞。随着时间推移,泡沫细胞凋亡释放脂质,与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胶原沉积共同构成斑块结构。斑块内钙盐沉积和纤维组织增生使其质地硬化,而机体的溶酶体系统和酶类无法有效分解这些稳定物质。斑块内新生血管稀少导致代谢废物清除能力下降,进一步阻碍吸收。

预防和控制粥样硬化需从源头干预。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可减缓斑块进展,他汀类药物能稳定斑块并降低破裂风险。抗炎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有助于延缓疾病发展。需注意,已形成的成熟斑块通常不可逆,治疗重点应放在防止斑块扩大和并发症上。定期血管检查对评估斑块稳定性至关重要,突发胸痛或肢体缺血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