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隔一段时间就吐血是怎么了

2024.12.03 11:33

隔一段时间就吐血可能是口腔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原因导致的。具体分析如下:

1.口腔疾病:口腔内存在炎症、损伤或肿瘤等情况时可能导致吐血。例如牙龈炎,牙龈组织充血、肿胀,在受到刺激时容易出血,混合唾液后可能被误认为是吐血。牙周炎患者,牙周袋内炎症严重,也会有出血现象。如果是口腔溃疡较严重,破损处也可能出血。对于口腔疾病,需要保持口腔清洁,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积极治疗口腔炎症,对于肿瘤则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手术、放疗或化疗等。

2.呼吸系统疾病:像肺结核,结核菌侵袭肺部组织,使肺部血管受损,从而引起咯血。支气管扩张患者,由于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被破坏,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容易导致血管破裂出血。肺癌患者,肿瘤侵犯肺部血管也会造成吐血。这类患者需要进行详细的肺部检查,如胸部CT等,肺结核患者需进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支气管扩张患者要控制感染、改善气流受限等,肺癌患者则根据分期进行手术、放化疗等综合治疗。

3.消化系统疾病:胃溃疡是常见原因之一,胃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后形成溃疡,溃疡侵蚀到血管时会引起出血,血液经呕吐排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也会导致大量吐血,多是由于肝硬化等疾病引起门静脉高压所致。十二指肠溃疡同样会因溃疡面累及血管而出血。患者需要进行胃镜等检查,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要使用抑酸、保护胃黏膜药物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可能需要内镜下止血、降低门静脉压力等治疗。

4.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凝血功能出现障碍,容易出现出血症状,包括吐血。白血病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异常,白细胞异常增生,抑制了正常造血,血小板减少,凝血机制受影响,可导致吐血。对于血液系统疾病,需要进行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能需要补充血小板、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治疗,白血病患者则要根据类型进行化疗、骨髓移植等。

5.心血管疾病:例如二尖瓣狭窄,左心房压力增高,肺静脉压增高,导致支气管静脉破裂出血。急性左心衰竭时,肺部淤血,也可能引起咯血。患者需要进行心脏相关检查,如心脏超声等,二尖瓣狭窄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要进行利尿、扩血管等治疗以减轻心脏负荷。

如果出现隔一段时间就吐血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在就医途中尽量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血情况。同时,要向医生详细描述吐血的频率、颜色、出血量以及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胸痛、腹痛、发热等,以便医生准确判断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