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应该如何治疗急性麻疹

2025.08.27 08:30

急性麻疹的治疗主要包括隔离休息、补充水分与营养、对症退热、皮肤护理、预防并发症。具体分析如下:

1.隔离休息:急性麻疹具有高度传染性,发病期间需严格隔离至疹退后5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强光刺激眼睛。卧床休息有助于减轻症状,减少体力消耗,促进机体恢复。隔离期间避免接触未接种疫苗的易感人群,尤其是婴幼儿与免疫力低下者。

2.补充水分与营养:高热与皮疹会导致体液流失,需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或淡盐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如米汤、粥类,避免辛辣油腻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A可降低并发症风险,必要时在指导下使用营养补充剂。

3.对症退热:体温超过38.5℃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若效果不佳或伴有明显不适,可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类药物以防潜在风险。退热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是否出现惊厥或脱水症状。

4.皮肤护理:皮疹瘙痒时避免抓挠,防止继发感染。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保持皮肤清洁,可用温水轻拭,禁用刺激性洗剂。若出现皮肤破损,可局部涂抹抗菌药膏。疹退后可能出现脱屑,无需特殊处理。

5.预防并发症:麻疹易引发肺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需密切监测呼吸、意识状态。出现咳嗽加重、气促、嗜睡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既往体弱或营养不良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早期干预,如补充免疫球蛋白或针对性抗感染治疗。

治疗期间需记录体温变化与皮疹进展,避免自行使用偏方或激素类药物。接种麻疹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接触患者后72小时内补种可能减轻症状。恢复期仍应注意休息,逐步增加活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