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脏负荷过重包括什么

2025.03.24 17:51

心脏负荷过重包括心脏前负荷增加、心脏后负荷增加、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过快或过慢、心脏瓣膜功能障碍,具体分析如下:

1.心脏前负荷增加:心脏前负荷是指心脏在舒张末期所承受的血液容量负荷。前负荷增加通常由于血容量过多或静脉回流增加引起,如输液过多、肾功能不全导致水钠潴留等。前负荷增加会使心室壁张力增大,心肌纤维拉长,心脏需要更大的力量来泵血,长期如此会导致心肌肥厚和心力衰竭。

2.心脏后负荷增加:心脏后负荷是指心脏在收缩期需要克服的阻力负荷。后负荷增加常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等疾病。后负荷增加会使心脏收缩时需要更大的力量来推动血液,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长期如此会引起心肌肥厚和心功能不全。

3.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肌收缩力是指心脏肌肉收缩的能力。心肌收缩力减弱常见于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肌病等疾病。心肌收缩力减弱会使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心输出量减少,组织器官供血不足,严重时会引起心力衰竭。

4.心率过快或过慢: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心率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心率过快会增加心肌耗氧量,缩短心脏舒张期,影响心脏充盈;心率过慢会减少心输出量,导致组织器官供血不足。长期心率异常会引起心肌缺血和心功能不全。

5.心脏瓣膜功能障碍:心脏瓣膜功能障碍包括瓣膜狭窄和瓣膜关闭不全。瓣膜狭窄会增加心脏后负荷,瓣膜关闭不全会增加心脏前负荷。心脏瓣膜功能障碍会使心脏需要更大的力量来泵血,导致心肌肥厚和心功能不全,严重时会引起心力衰竭。

心脏负荷过重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涉及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及时发现和处理心脏负荷过重的病因,对于预防和治疗心脏疾病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和必要时的手术干预,可以有效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