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老便血是什么情况

2025.01.04 18:47

老便血可能是痔疮、肛裂、肠道息肉、溃疡性结肠炎、消化道肿瘤等引起的。具体分析如下:

1.痔疮:内痔主要表现为无痛性便血,便血通常在排便后出现,颜色鲜红,血液与粪便不混合。因为内痔是由黏膜下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形成,排便时粪便擦破曲张的静脉就会导致出血。外痔一般较少出现便血,但若发生血栓或炎症时,也可能有少量出血伴随疼痛。

2.肛裂:肛裂患者便血时会伴有剧烈疼痛。通常在排便过程中或排便后出现便血,血色鲜红,量不多,多为手纸上带血或滴鲜血。这是由于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形成小溃疡,在排便时粪便刺激溃疡面的神经末梢以及撑开裂口导致出血。同时,肛门括约肌痉挛性收缩会引起疼痛,使患者对排便产生恐惧,进一步加重便秘,形成恶性循环。

3.肠道息肉:便血多为间歇性,颜色鲜红或暗红色。息肉表面黏膜较脆弱,在肠道蠕动过程中,粪便与息肉摩擦,容易引起息肉表面黏膜破损出血。如果息肉较大或者数量较多,出血量可能会增多。部分患者可能没有其他明显症状,有时息肉脱出肛门外可被发现。

4.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便血常伴有黏液脓血便,还会有腹痛、腹泻等症状。因为结肠黏膜存在广泛的溃疡和炎症,黏膜不断受到破坏,小血管破裂出血混入黏液和粪便中。病情轻重不同,便血的程度也有所差异,轻者可能仅为少量黏液血便,重者可出现大量便血,甚至导致贫血等并发症。

5.消化道肿瘤:如果是消化道肿瘤,便血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警示信号。例如直肠癌,早期可能表现为便血,血色多为暗红色,常与粪便混合。随着肿瘤的发展,还可能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大便变细、腹痛、腹部肿块等症状。胃癌患者也可能出现黑便,因为肿瘤侵犯胃黏膜血管,血液在胃肠道内经过消化作用后变成黑色,随粪便排出。

便血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症状,如果发现经常便血,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肛门指诊、肠镜、胃镜等,以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久坐久站等不良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