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狂犬病具体的病理变化是什么

2025.08.21 17:54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致命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严重的病理变化。感染后,病毒通过伤口进入体内,沿着神经纤维向中枢神经系统传播,最终引起脑炎和脊髓炎,导致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

狂犬病的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脑组织和脊髓中。感染后,狂犬病毒会在局部神经细胞中复制,导致神经细胞的变性和坏死。病理切片中常见的特征是神经元的肿胀、变性以及细胞核的改变。脑组织中会出现淋巴细胞浸润,表现为炎症反应。随着病情的进展,脑干和脊髓的神经元会受到严重损伤,导致呼吸、吞咽等基本生理功能的丧失。狂犬病的典型症状包括焦虑、恐水、肌肉痉挛等,最终可能导致昏迷和死亡。病毒在神经系统中的传播速度较快,因此一旦出现临床症状,预后通常较差。

在预防狂犬病时,注意事项至关重要。首先,避免与可疑动物接触,尤其是野生动物和流浪动物。若发生被动物咬伤或抓伤的情况,应立即用肥皂水彻底清洗伤口,并尽快就医,接受疫苗接种和免疫球蛋白治疗。狂犬病疫苗的接种时机和剂量非常关键,及时接种可以有效预防病毒的传播。了解狂犬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也有助于提高警惕,减少感染风险。对于养宠物的人,定期为宠物接种狂犬病疫苗也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狂犬病一旦发病,治疗手段有限,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警惕,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