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衰晚期营养不良怎么补充

2024.10.12 11:00

心衰晚期营养不良可通过以下方式补充,包括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营养制剂、改善消化吸收功能、适当运动、定期监测营养状况。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饮食结构:心衰晚期患者的饮食应以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为原则。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如鱼肉、鸡肉、蛋类、豆类等,有助于维持肌肉质量和身体机能。同时,要保证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和适量的脂肪摄入,以提供足够的能量。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菠菜、橙子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避免食用高盐、高脂肪、高糖和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心脏负担。

2.增加营养制剂:如果通过饮食无法满足营养需求,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营养制剂,如蛋白粉、维生素补充剂、矿物质补充剂等。这些制剂能够针对性地补充患者所缺乏的营养成分,改善营养状况。但使用时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控制剂量和使用时间。

3.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心衰晚期患者可能存在消化吸收不良的问题。可以通过服用一些促进消化的药物,如多酶片、健胃消食片等,来帮助改善消化功能。同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少食多餐、细嚼慢咽等,也有助于减轻胃肠道负担,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效率。

4.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对于心衰晚期患者的营养补充也有一定的帮助。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从而有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但运动强度和时间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选择,避免过度劳累。

5.定期监测营养状况:定期监测患者的体重、白蛋白、血红蛋白等营养指标,以及心功能指标,有助于及时发现营养问题,并调整营养补充方案。通过定期评估,可以确保营养补充措施的有效性,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有力支持。

心衰晚期营养不良的补充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和营养需求,采取个性化的措施,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整、营养制剂补充、消化功能改善、适当运动和定期监测,有望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