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急性荨麻疹的好发人群有哪些

2025.04.11 09:14

急性荨麻疹的好发人群包括过敏体质者、免疫功能异常者、精神压力大者、感染性疾病患者以及药物敏感者,具体分析如下:

1.过敏体质者:过敏体质者由于免疫系统对外界刺激反应过度,容易引发急性荨麻疹。这类人群对食物、花粉、尘螨等常见过敏原敏感,接触后迅速出现皮肤风团、瘙痒等症状。过敏体质者体内免疫球蛋白E水平较高,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引发血管扩张和皮肤水肿。预防急性荨麻疹的关键在于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必要时进行脱敏治疗。

2.免疫功能异常者:免疫功能异常者由于免疫系统调节失衡,容易发生急性荨麻疹。这类人群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免疫缺陷患者等。免疫功能异常导致机体对外界刺激反应过强,引发皮肤血管通透性增加和炎症反应。治疗时需针对原发疾病进行免疫调节,同时使用抗组胺药物控制症状。

3.精神压力大者:精神压力大者由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容易诱发急性荨麻疹。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导致体内儿茶酚胺和皮质醇水平异常,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增加皮肤敏感性。精神压力大者常伴有睡眠障碍,进一步加重病情。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是预防急性荨麻疹的重要措施。

4.感染性疾病患者:感染性疾病患者由于病原体刺激免疫系统,容易引发急性荨麻疹。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导致体内炎症因子释放,激活肥大细胞,引发皮肤过敏反应。感染性疾病患者常伴有发热、乏力等症状,加重皮肤不适。治疗时需同时控制感染和过敏症状,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联合抗组胺药物。

5.药物敏感者:药物敏感者由于对某些药物成分过敏,容易发生急性荨麻疹。常见致敏药物包括抗生素、解热镇痛药、造影剂等。药物过敏反应通常在用药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生,表现为皮肤风团、瘙痒,严重者可出现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预防药物过敏需详细询问过敏史,避免使用已知致敏药物,必要时进行药物皮试。

急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多方面因素。及时识别高危人群,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发病率。治疗时应根据具体病因制定个体化方案,同时注意心理疏导和生活调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