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善闻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膀胱穿刺有什么危害

2024.12.16 16:52

膀胱穿刺是一种医疗操作,主要用于获取膀胱内尿液样本或进行膀胱内压力测量。这项操作也存在一定的危害,可能导致感染、出血、膀胱损伤等并发症,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危及生命。

在膀胱穿刺过程中,医生需要通过穿刺针插入膀胱,这一过程虽然相对简单,但仍然存在风险。首先,穿刺过程中可能会引发感染,尤其是在无菌操作不当的情况下,细菌可能通过穿刺针进入膀胱,导致尿路感染或其他更严重的感染。其次,穿刺时可能会损伤膀胱壁或周围组织,造成出血或膀胱穿孔,后者可能导致尿液渗漏到腹腔,引发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穿刺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到疼痛或不适,甚至出现焦虑等心理反应。对于某些特殊患者,如有凝血功能障碍或严重的膀胱疾病者,穿刺的风险更高,需谨慎评估。

在进行膀胱穿刺之前,患者应充分了解该操作的目的和可能的风险,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同时,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进行操作,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病史、体检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以确保适合进行穿刺。术后,患者应密切观察自身情况,注意是否有异常症状,如发热、剧烈腹痛、血尿等,若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术后应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剧烈活动,以降低出血和感染的风险。虽然膀胱穿刺是一项常见的医疗操作,但在进行时仍需谨慎,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