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用什么来治疗疱疹性咽峡炎

2025.07.09 08:52

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包括使用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口服解热镇痛药缓解发热和咽痛、局部喷雾或含片减轻咽喉不适、保持充足水分和电解质平衡、适当休息促进恢复。具体分析如下:

1.使用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疱疹性咽峡炎由特定病毒感染引起,早期使用针对性抗病毒药物可有效抑制病毒增殖,缩短病程。这类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部分药物可能引起轻微胃肠道反应,但通常可耐受。用药期间需观察症状变化,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2.口服解热镇痛药缓解发热和咽痛:发热和咽痛是常见症状,选择安全性高的解热镇痛药可改善不适。需注意用药间隔和剂量,避免过量。儿童患者应选用适合年龄的剂型,如混悬液或颗粒。服药后若体温持续不降或咽痛加剧,需进一步评估病情。

3.局部喷雾或含片减轻咽喉不适:咽喉局部用药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缓解疼痛和炎症。喷雾剂使用方便,含片需缓慢含化以延长药效。避免同时使用多种局部药物,防止刺激加重。部分含片含薄荷等成分,可能引起轻微麻木感,属正常现象。

4.保持充足水分和电解质平衡:发热和进食困难易导致脱水,少量多次补充温水或口服补液盐可预防电解质紊乱。避免饮用过甜或过酸饮料,减少咽喉刺激。婴幼儿可尝试用勺子缓慢喂水,必要时通过静脉补液纠正脱水。

5.适当休息促进恢复:充分休息有助于免疫系统发挥作用,加速康复。避免剧烈活动或过度用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恢复期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减少吞咽时的疼痛感。

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婴幼儿和免疫力较弱者。若出现持续高热、拒食、精神萎靡或脱水表现,应立即就医。避免接触其他感染者,保持口腔清洁,减少继发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