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为什么秋天容易感冒

2025.03.11 11:55

秋天容易感冒的原因包括气温变化大导致人体适应能力下降、空气干燥使呼吸道黏膜防御功能减弱、室内外温差大增加感染风险、人体免疫力在季节交替时相对较低、秋季病毒活跃度增加等。具体分析如下:

1.气温变化大导致人体适应能力下降:秋季气温波动较大,早晚温差明显,人体需要不断调整以适应外界环境。这种频繁的温度变化会使人体免疫系统处于紧张状态,降低对外界病原体的防御能力。同时,体温调节中枢需要不断工作来维持正常体温,也会消耗大量能量,导致身体疲劳,增加感冒风险。

2.空气干燥使呼吸道黏膜防御功能减弱:秋季空气湿度较低,干燥的环境会使呼吸道黏膜水分蒸发加快,导致黏膜干燥、变薄。呼吸道黏膜是人体抵御病毒和细菌的第一道防线,当其防御功能减弱时,病原体更容易侵入体内。干燥的空气还会使鼻腔分泌物减少,降低对空气中病原体的过滤作用。

3.室内外温差大增加感染风险:秋季室内外温差较大,频繁进出不同温度环境会使人体处于应激状态。当从温暖的室内进入寒冷的室外时,血管会迅速收缩,影响血液循环和免疫细胞的运输。反之,从室外进入室内时,血管又会迅速扩张,这种反复的血管收缩和扩张会削弱人体的防御能力,增加感染风险。

4.人体免疫力在季节交替时相对较低:季节交替时期,人体需要适应新的环境条件,这会导致免疫系统处于调整状态。秋季日照时间减少,人体合成的维生素D水平下降,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同时,气温下降会使人体新陈代谢减慢,免疫细胞的活性也会相应降低,这些因素都会增加感冒的可能性。

5.秋季病毒活跃度增加:秋季是多种呼吸道病毒活跃的季节,尤其是流感病毒和普通感冒病毒。这些病毒在较低温度和干燥环境中存活时间更长,传播能力更强。秋季更多时间待在室内,空气流通较差,增加了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机会。病毒活跃度的增加直接提高了感冒的发病率。

秋季感冒的预防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适当增加户外活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合理饮食,增强体质,这些措施都有助于降低感冒的发生率。同时,及时接种流感疫苗也是预防秋季感冒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