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小孩小便有血是怎么回事

2025.02.16 09:06

小孩小便有血可能是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结石、肾脏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外伤等原因导致的。具体分析如下:

1.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袭时,炎症刺激可导致尿路黏膜充血、水肿,甚至出血,从而使小便带血。常见症状还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孩子可能因卫生习惯不佳,如不勤换内裤、不注意尿道口清洁等引发感染。治疗主要是根据感染的病原体类型,使用相应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要让孩子多喝水、多排尿,以冲洗尿道。

2.泌尿系统结石:如果孩子泌尿系统存在结石,结石在移动过程中可能会划伤尿路黏膜,引起出血。结石形成可能与代谢异常、饮食结构不合理等有关。比如孩子饮水过少,导致尿液中某些物质浓度过高,析出结晶形成结石。症状除了血尿外,还可能有腹痛、排尿困难等。治疗需根据结石的大小、位置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方法,如较小的结石可通过多喝水、多运动促进排出,较大的结石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3.肾脏疾病:像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疾病,会使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受损,红细胞漏出到尿液中,出现血尿。发病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孩子可能在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驱症状。除血尿外,还可能有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表现。治疗需要根据具体的肾脏疾病类型,采取休息、控制血压、减少尿蛋白等综合措施。

4.血液系统疾病: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会影响凝血功能。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友病是因为凝血因子缺乏,都可导致身体容易出血,包括泌尿系统出血而出现血尿。孩子可能还伴有皮肤瘀斑、鼻出血等其他部位的出血症状。治疗主要是针对血液系统疾病本身进行治疗,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提升血小板数量。

5.外伤:孩子的泌尿系统受到外力撞击等外伤时,如腹部受伤累及肾脏、尿道等部位,可导致局部组织损伤出血,进而出现血尿。这种情况通常有明确的外伤史。如果是轻度外伤,可能通过休息等保守治疗逐渐恢复;如果外伤严重,可能需要手术修复受损组织。

在孩子出现小便有血的情况时,家长要保持冷静,及时带孩子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同时,要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以便向医生准确描述病情,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