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胸膜裂孔疝是什么原因

2025.01.02 14:38

胸膜裂孔疝的病因主要有先天性发育不良、肥胖、外伤、胸腔压力改变、手术等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1.先天性发育不良:先天性膈肌发育不全,导致膈肌存在薄弱区域,这为胸膜裂孔疝的形成提供了结构基础。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膈肌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若受到某些因素干扰,如遗传因素、母体孕期不良环境暴露等,就可能使膈肌发育不完善。这种情况下,胸腔和腹腔之间的压力差可能促使腹腔脏器通过薄弱的膈肌部位疝入胸腔。对于先天性因素导致的胸膜裂孔疝,往往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身体状况,可能需要手术修复膈肌的薄弱区域。

2.肥胖:肥胖者腹部脂肪大量堆积,腹腔内压力持续升高。过高的腹压会对膈肌产生较大的压力,长期作用下,容易使膈肌向胸腔移位,从而导致胸膜裂孔疝。肥胖患者减轻体重是关键,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当的运动,减少腹部脂肪堆积,降低腹腔压力,有助于缓解对膈肌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疝的进一步发展。

3.外伤:胸部或腹部受到严重的外伤,如车祸、高处坠落、暴力撞击等,可能直接损伤膈肌。膈肌受伤后,其完整性遭到破坏,原本正常的结构被打乱,使得腹腔脏器有可能通过受伤处的膈肌裂口疝入胸腔。对于外伤引起的胸膜裂孔疝,需要及时就医,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手术修复膈肌损伤等。

4.胸腔压力改变:长期慢性咳嗽、用力排便、剧烈运动等情况会使胸腔压力急剧变化。当胸腔压力突然降低时,腹腔压力相对升高,这种压力差的瞬间改变会对膈肌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可能导致膈肌局部薄弱区域被撑开,形成胸膜裂孔疝。患者需要尽量避免引起胸腔压力急剧变化的行为,对于慢性咳嗽等疾病要积极治疗,以减少这种压力变化对膈肌的不良影响。

5.手术:胸部或腹部的某些手术可能会对膈肌造成损伤。例如,手术操作过程中可能误伤到膈肌,或者术后膈肌愈合不良,都可能导致胸膜裂孔疝。手术医生在操作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膈肌的损伤,术后密切关注患者恢复情况,若发现有胸膜裂孔疝的迹象,要及时评估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肥胖,积极治疗慢性疾病,减少胸部和腹部受到外力撞击的风险。如果出现胸痛、呼吸困难、腹部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胸膜裂孔疝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