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为什么饥饿会引起胃痛

2025.02.23 12:28

饥饿会引起胃痛主要是胃酸刺激、胃痉挛、胃肠激素失衡、胃黏膜受损以及神经反射这几个方面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胃酸刺激:胃酸是胃部分泌用于消化食物的物质。当处于饥饿状态时,胃内没有食物可供胃酸消化,胃酸就会直接接触胃黏膜。胃黏膜比较脆弱,胃酸的酸性较强,长时间的胃酸刺激会使胃黏膜产生不适感,从而引发胃痛。

2.胃痉挛:饥饿时,胃部处于排空状态,胃壁会相互摩擦、收缩。这种不规律的收缩容易引发胃痉挛,就像肌肉在缺乏能量供应时会发生抽搐一样。胃痉挛会导致胃部出现强烈的疼痛,疼痛程度可能会比较剧烈且呈阵发性。

3.胃肠激素失衡:胃肠激素在调节胃肠道的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饥饿时,胃肠激素的分泌会发生变化,例如胃泌素等激素的分泌失调。胃泌素可以刺激胃酸分泌并影响胃的运动,当其失衡时,会导致胃酸分泌异常和胃的蠕动紊乱,进而引起胃痛。

4.胃黏膜受损:长期饥饿可能导致胃黏膜的防御功能下降。胃黏膜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来维持其正常的结构和功能,如黏液层的生成等。饥饿时缺乏营养供应,胃黏膜容易受到损伤,变得更加敏感,即使是正常的胃酸刺激也可能引发疼痛。

5.神经反射:胃部有丰富的神经末梢。饥饿时,胃部的神经会将饥饿这一信号传递给大脑,同时大脑也会反馈一些信号给胃部。在这个过程中,神经调节可能出现紊乱,导致胃部肌肉紧张、血管收缩等情况,从而引发胃痛。

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规律的饮食,避免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尽量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胃部不适。如果经常出现饥饿性胃痛,应及时就医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胃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