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血吸虫肠病会传染吗

2025.08.18 16:37

血吸虫肠病是一种由血吸虫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接触受污染的水源传播,因此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感染者的排泄物中可能含有虫卵,当这些虫卵进入水体后,经过特定的生物宿主如淡水螺发育成熟后,再通过皮肤接触水源传播给其他人。虽然血吸虫肠病本身并不会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或其体液传播,但由于其传播途径与水源密切相关,因此在特定环境中,确实存在传播的风险。

血吸虫肠病的症状通常包括腹痛、腹泻、消瘦等,严重时可能导致肠道出血和其他并发症。感染者在水域活动时,尤其是在血吸虫流行区,容易被感染。水体污染是该病传播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流行地区,水源的卫生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预防措施包括避免在不明水源中游泳、洗澡或饮水,尤其是在已知有血吸虫流行的地区。定期对水体进行监测和治理,控制螺类宿主的数量,也是预防该病的重要手段。对于已经感染者,及时就医和接受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减少对他人的传播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至关重要。饮用水应选择经过处理的安全水源,避免直接接触可能被污染的水体。在进行户外活动时,尽量选择安全的水域,避免在不明水域游泳或玩耍。对于居住在血吸虫流行区的人群,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感染者,可以有效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同时,公众应增强对血吸虫肠病的认识,了解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从而在日常生活中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健康。通过共同努力,能够有效控制血吸虫肠病的传播,减少其对公共健康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