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韧带损伤的症状是什么

2025.09.15 22:26

韧带损伤的症状包括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关节不稳、皮下淤血、压痛明显。具体分析如下:

1.局部疼痛肿胀:韧带损伤后受损部位会出现持续性疼痛,伴随明显肿胀。疼痛程度与损伤严重性相关,轻度拉伤可能仅表现为隐痛,重度拉伤则疼痛剧烈。肿胀是由于局部毛细血管破裂和组织液渗出导致,通常在受伤后短时间内出现并逐渐加重。

2.活动受限:韧带损伤会影响关节正常活动范围,表现为屈伸或旋转动作困难。轻度拉伤可能仅轻微影响功能,重度拉伤可能导致关节完全无法活动。活动时疼痛加剧是常见表现,部分情况伴随关节僵硬感。

3.关节不稳:韧带的主要功能是维持关节稳定性,损伤后会出现关节松动或错位感。行走或承重时可能突然出现关节失控现象,严重时可能伴随关节半脱位。这种不稳感在转向或快速移动时尤为明显。

4.皮下淤血:韧带损伤常伴随周围毛细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渗入皮下组织形成瘀青。淤血范围与损伤程度相关,初期呈紫红色,随时间逐渐变为青黄色。淤血多出现在损伤后24-48小时,常见于关节周围皮肤。

5.压痛明显:按压损伤部位会产生尖锐疼痛,压痛点多集中在韧带附着点附近。轻度按压即可引发明显痛感,重度损伤时可能拒绝任何触碰。压痛检查是临床判断损伤位置的重要依据。

受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冰敷患处,避免揉搓或热敷加重肿胀。使用弹性绷带适当加压包扎,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疼痛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排除骨折或完全断裂可能。康复期间遵循医嘱进行适度功能锻炼,避免过早负重影响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