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前区疼痛应该如何治疗

2025.03.24 17:51

心前区疼痛的治疗需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处理,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心理干预,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心前区疼痛的药物治疗主要针对不同病因进行。对于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常用硝酸酯类药物扩张冠状动脉,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肌耗氧量,以及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心肌炎患者需使用抗病毒药物和免疫抑制剂。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心前区疼痛则需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和促胃肠动力药。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2.介入治疗:对于严重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重要手段。通过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可有效改善冠状动脉狭窄,缓解心肌缺血。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但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对于某些心律失常引起的心前区疼痛,射频消融术可消除异常电活动,恢复正常心律。

3.手术治疗:对于多支血管病变或左主干病变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有效治疗方法。通过移植血管绕过狭窄部位,改善心肌供血。对于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引起的心前区疼痛,需进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手术治疗效果确切,但创伤较大,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4.生活方式调整:改善生活方式对预防和缓解心前区疼痛至关重要。戒烟限酒、控制体重、规律运动、低盐低脂饮食等措施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对于胃食管反流患者,避免过饱、睡前2-3小时不进食、抬高床头等可减少反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有助于预防心前区疼痛发作。

5.心理干预:心前区疼痛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需进行适当心理干预。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减轻心理负担。放松训练、冥想等方法可缓解紧张情绪,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对于严重心理障碍患者,可考虑使用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心前区疼痛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个体差异。及时就医、明确诊断是治疗的关键。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加强患者教育,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对预防复发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