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胃肠感冒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4.12.17 13:39

胃肠感冒主要由病毒感染、饮食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力低下、胃肠道菌群失调等原因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病毒感染:胃肠感冒多数由病毒引起,如柯萨奇病毒等。这些病毒入侵人体后,不仅会影响上呼吸道,还会累及胃肠道。病毒在胃肠道内繁殖,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人体在接触到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空气等后容易感染,尤其是在人员密集的场所,感染几率更高。

2.饮食因素:不良的饮食习惯是胃肠感冒的一个诱因。食用过多生冷食物,像未清洗干净的生水果、生蔬菜或者直接饮用生水,可能携带细菌或寄生虫,刺激胃肠道。另外,暴饮暴食、进食过快、食物过于油腻辛辣等,都会加重胃肠负担,使胃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容易引发胃肠感冒。

3.环境因素:季节交替时气温变化较大,人体的胃肠道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如果不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保暖,胃肠道受到寒冷刺激后,蠕动会发生紊乱。同时,长时间处于潮湿、闷热或者污染严重的环境中,也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增加感染胃肠感冒的风险。

4.免疫力低下: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身体抵御外界病菌的能力减弱。例如,过度劳累、长期睡眠不足、缺乏运动等情况会使身体的免疫系统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此时,病毒和细菌就更容易侵入人体,引发胃肠感冒等疾病。

5.胃肠道菌群失调:正常情况下,胃肠道内存在着大量的有益菌,维持着胃肠道的微生态平衡。但如果因为使用抗生素不当、饮食不均衡等原因,导致有益菌数量减少,有害菌大量繁殖,就会引起胃肠道菌群失调。这种失调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使人体更容易患上胃肠感冒。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饮食均衡,避免食用不洁食物等,有助于预防胃肠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