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产前诊断有哪些项目

2025.04.15 08:17

产前诊断项目包括超声检查、羊水穿刺、绒毛取样、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胎儿磁共振成像,具体分析如下:

1.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产前诊断中最常用的方法,通过高频声波成像观察胎儿发育情况,能够检测胎儿结构异常、胎盘位置及羊水量等。早期超声可确定孕周和胎儿数量,中晚期超声则重点筛查先天性畸形,如心脏缺陷、脊柱裂等。超声检查安全无创,可多次进行,但对操作者技术要求较高,部分细微异常可能漏诊。

2.羊水穿刺:羊水穿刺在孕16-24周进行,通过抽取羊水获取胎儿细胞进行染色体或基因分析,可诊断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疾病及部分遗传代谢病。该方法准确率高,但属于有创操作,存在轻微流产或感染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症,通常建议高龄孕妇或高风险人群选择。

3.绒毛取样:绒毛取样多在孕10-13周进行,通过采集胎盘绒毛组织进行基因或染色体检测,能早期诊断胎儿异常。与羊水穿刺相比,绒毛取样可更早获得结果,但同样存在流产风险,且技术难度较大,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样本污染或误诊。

4.无创产前基因检测:通过采集孕妇外周血中的胎儿游离DNA进行筛查,主要针对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如21-三体综合征。该方法无创、安全,适用于所有孕妇,尤其高龄或唐筛高风险人群,但无法覆盖所有遗传病,阳性结果需进一步通过羊水穿刺确诊。

5.胎儿磁共振成像:当超声检查无法明确胎儿异常时,可采用磁共振成像提供更清晰的软组织影像,尤其适用于神经系统畸形或复杂先天性疾病的评估。磁共振无辐射,但对胎儿体位要求高,且费用较高,通常作为超声的补充手段。

产前诊断技术的选择需结合孕周、适应症及孕妇个体情况综合评估,不同方法各有优劣,旨在为胎儿健康提供精准保障,同时减少对母婴的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