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中医厥病是什么意思

2025.07.09 08:32

中医厥病是指因气血逆乱、阴阳失调导致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四肢逆冷的一类病症。厥病在中医理论中属于急症范畴,多与情志刺激、外邪侵袭、饮食劳倦等因素相关,病机关键在于气机突然逆乱,升降失常。

厥病的临床表现多样,轻者表现为手足逆冷、面色苍白,重者可突然昏仆、意识丧失。根据病因病机不同,中医将厥病分为多种类型,如气厥、血厥、痰厥、食厥等。气厥多因情志过激导致肝气上逆;血厥常见于失血或瘀血阻滞;痰厥因痰浊内阻、蒙蔽清窍;食厥则与暴饮暴食、脾胃壅滞有关。治疗上需辨证施治,气厥宜疏肝理气,血厥需补血或活血,痰厥当化痰开窍,食厥则以消食导滞为主。

厥病发作时需及时处理,避免延误病情。患者平素应注意调畅情志,避免过度劳累或暴饮暴食。饮食宜清淡,忌辛辣肥甘厚味。若反复出现厥病症状,应尽早就医,明确病因,以免发展为更严重的病症。中医强调治未病,预防厥病的关键在于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保持规律作息与平和心态。